在新建和老旧小区改造中,充分运用人脸识别、周界报警、“楼宇身份证”等智能手段,与全市联网监控共同形成“天罗地网”;建立案件风险管理系统,通过数据碰撞比对,研判近期易发多发案件类型和风险等级并推送相应部门,有效防范风险升级……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第二次政法工作创新交流会上,山东威海运用智能化建设成果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做法,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行进在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上,山东全面启动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以网格化服务管理等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为支点,全省各地立足实际,积极探索,推动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我们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基础建设为保障,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东、法治山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峰海说。
市级主导实现“三级联动”
今年4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在青岛举行,这是继去年6月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成功举办后,青岛迎来的又一个重要国际性盛事。全市组织“军、警、地”全上、覆盖“陆、海、空”全域、实施“打、防、控”全用,坚决打赢了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安保维稳攻坚战,有力助推了青岛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
青岛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宋永祥告诉《法制日报》记者,青岛市将市域社会治理列入市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今年以来,成立了由6名市级领导任总指挥、副总指挥的平安建设攻势指挥部,组织实施市域社会治理工程,打响了政治安全、扫黑除恶、基层治理、公共安全、信访维稳、服务发展六场战役,全力打造平安青岛、法治青岛两块金招牌,优化市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环境,进一步筑牢了党委领导、政法委牵头、部门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治理组织协调机制。
牢固树立市域社会治理目标导向、政治导向、民本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目前,青岛举全市之力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打造体现城市特色、凸显时代特征、遵循治理规律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城”。青岛西海岸新区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途径,日前,新区创新经验入选中国社科院《社会体制蓝皮书》。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充分发挥市级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枢纽作用,强化市级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者”定位,充分发挥立法、司法、行政、人事、资源等方面决定权和决策权,构建起“市级统筹谋划、区县组织执行、乡镇落地到位”的三级联动治理架构,并明确职能定位,制定权责清单,打造了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运转灵活的工作机制,确保了社会治理各项措施落实落地。
党建引领实现“三治融合”
在济南市历下区建筑新村街道和平新村社区党群服务站,社区党支部书记兼社区主任薛倩告诉记者,为解决社区内单位、居民多,流动人口数量多,服务面积大这些城市社区普遍面临的治理难题,和平新村社区成立了以社区党委为主导,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由党员、楼长、“两新”组织、驻区单位、物业公司等参与的“伙伴团队”,创新打造了“和平益 ”社区治理新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化解矛盾纠纷。
济南市委政法委副书记辛全龙说,济南市突出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党建 网格治理”工作机制,在全市打造“红色网格”9400余个,将党的领导体现在基层治理最末梢,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机制。同时在全市创新开展“法治六进”和“法治化育工程”,民事民议民决,让人民群众亲近法治、共享法治。以“微治理”释放出大能量,在最小层级、用最小代价把矛盾纠纷解决在社区、化解在萌芽状态。
在济宁邹城市唐村镇西颜村,“如松工作室”的创办人——从工厂退休回乡的齐如松发挥人熟、地熟、村情熟的优势,悉心调解村民纠纷,协助处理村级事务,倡导“嘉言懿行垂范乡里,道德文化平安四邻”的新乡贤文明行动,实现聚乡贤转村风、聚乡贤保平安、聚乡贤促发展、聚乡贤强党建,用儒家文化助力城乡治理,丰富了社会治理模式。
而烟台则创新推出“法德共进”普法新模式,在全社会营造“重法厚德、法德并举”的浓厚氛围,推进了法治烟台、平安烟台、和谐烟台建设。
“山东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的一条红线,以党建统领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山东省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处长张军说,强化党建引领作用,以党建带社建、以党建促社建,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作用,构建起上下衔接贯通、左右协调联动的基层党建联动体系,推动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
问题导向打造“五大体系”
枣庄市推行“三个互联”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探索网上化解矛盾,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潍坊市创新“平安指数”运行机制,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四年提升;
日照市加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在山东全省群众安全感调查中连续三年位列第一。
坚持问题导向,是山东各地推动市域治理的动力之源,成为创新起点。
山东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着力打造维护国家安全工作体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保障体系、网上综合防控体系。
泰安市将人民调解工作与坚持发展“枫桥经验”有效融合,针对当前矛盾纠纷特点,确立“一元主导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将党组织总揽全局的领导作用贯穿于人民调解的各个环节和步骤。新泰市还在乡镇成立说事中心,统一做好矛盾纠纷收集分类、分析研判、调解结案,有效破解了群众“无处说事”“事跑多地”“事难解决”等问题。
今年以来,泰安全市各类平台共受理矛盾纠纷5872件,调解成功5797件,成功率达到98.6%。
固本强基强化“三化支撑”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必须坚持不懈。”山东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梁战光说,近日,山东省委政法委联合省委组织部等部门下发了综治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雪亮工程”建设管理三个规范,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遵循。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山东各地加大了基层基础工作力度和投入。
淄博市整合社区各类专管人员,优化网格员配备,按照每300户一个网格、治安要素全覆盖要求,在城市社区划分了2042个网格,建立起“网格长 专职网格员 楼长 单元长”协同配合网格化服务管理队伍,城市社区专职网格员覆盖率达到100%。
全省各地均把组建专职网格员队伍作为夯实基层基础建设的重要抓手:东营市打造全要素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全市共划分基础网格4010个、专属网格2088个,实现空间全覆盖、地域无缝隙;菏泽市大力加强网格员队伍规范化建设,打造出具有市域特色、规范高效、全面过硬的网格员队伍,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烟台市大力推进综治中心实体化实战化建设,显著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威海市探索“六治融合、一网联动”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在全市形成了高密度、全覆盖的“天罗地网”,极大提升了市域社会治理的可控能力;临沂市坚持实战实用实效导向,打造“雪亮工程”一体化平台,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如今,一个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工作格局正在齐鲁大地构建起来,而伴随这一格局的形成,其与乡村振兴、数字山东等全省重点工作相互结合、相得益彰,进而推动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