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山东新闻网5月25日讯(通讯员 张晓明) 山东是工业大省,拥有41个工业大类,工业基础雄厚,工业在全省经济体系中占比近1/3,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近年来,山东把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聚力提质增效,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夯实产业链条“主阵地”,激活科技创新“主引擎”,抢跑数字赋能“主赛道”,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工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奋力挺起山东“产业脊梁”。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山东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强省行动计划,加快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提升、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服务化延伸、生态化集聚,切实挺起山东“产业脊梁”。坚决转调优化低效产能。持续深化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和高耗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统筹推动电解铝、化肥、轮胎、氯碱等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调优钢铁、石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集中度。加快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启动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级三年行动,聚焦化工、冶金、机械、轻工、纺织、建材等重点产业,纵深推进“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全年滚动实施500万元以上技改项目1万个以上,工业技改投资增长6%以上,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制定实施工业领域和重点行业碳达峰工作方案,新培育国家能效领跑者企业10家以上、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0家以上。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不断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老产业也能焕发新生机。
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更好更快发展,赢得发展主动。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山东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链是“硬核”支撑。山东通过精准绘制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的“1张图谱”,深入梳理领航龙头企业、重点配套企业、主要特色优势、急需突破短板等“N张清单”,明确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主攻方向等,有效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人才链的协同发力和有机融合。优势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新兴产业链发展潜力更得以释放。目前山东累计培育动力装备、轨道交通、智能家电等“雁阵形”产业集群143个、总规模达7.2万亿元,4个集群获批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7个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
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铸工业发展新篇。工业则是稳住大盘的“压舱石”。山东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引领带动作用,对于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领头羊作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等领域,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基地;超前布局量子科技、空天信息、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目前,山东已有7个产业集群入选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今年将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约化发展工程。
数字赋能工业转型升级,促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山东聚焦全面塑强数字产业化发展优势,加快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开展工业企业数字赋能专项行动。推动不少于1000家规上工业企业在更广范围、更深层级开展数据采集、传输、存算、管理及应用,新增数字化改造设备不少于10万台套。支持企业采用5G等新型网络技术,建设可管、可控、可溯的可信工业网络。加强企业数据管理系统推广应用,打造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典型示范性强、应用成效明显、经济效益显著的数据驱动型数字经济“晨星工厂”,赋能产业链精准治理和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开展工业互联网突破发展行动。以高水平建设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为引领,全面提升“工赋山东”市场化推进能力。推动5G、千兆光网深度覆盖,加强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加快确定性网络建设应用。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优工程,推动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蓝海、橙色云等重点平台向世界一流水准迈进,建设完善省级平台培育库,打造一批深耕行业需求的服务型平台。
(责任编辑: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