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市场化运作 嵌入互联网思维 补齐基层依法治理与公共法律服务的农村短板
来源:平安山东新闻网 时间:2019-11-4 16:47:20
实现市场化运作 嵌入互联网思维
补齐基层依法治理与公共法律服务的农村短板
----关于商河县村居法律顾问参与化解矛盾工作的调研报告
根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安排,结合自己的分管工作,我在系统开展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分区域召开了2次司法所长座谈会,主持了1次管区书记、支部书记与派驻律所、责任律师座谈会,走访了5位村党支部书记、3位管区书记、2位镇街党委负责同志、1家民营企业,总体掌握了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的现状、问题,深入分析和思考了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的思路、措施。
去年以来,我们坚持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把司法行政工作纳入商河发展大局中去谋划,针对基层依法治理的短板如何补、多元化解矛盾的题目怎样破、融入县域发展的责任怎样扛等问题,深入思考,多方调研,启动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跳出商河、面向济南,择优选聘了204名熟悉农村工作、热心农村事务的优秀律师,派驻到966个行政村(社区),推行“12345”推进体系,坚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公平正义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宣传党的政策与推进依法治理、防范矛盾与化解纠纷的关系,突出创新理念境界、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方式载体,着力开展普法宣传、推进依法治理、参与矛盾化解、接受法律咨询四项工作,聚焦普法的覆盖面与有效性、治理的合法性与规范性、矛盾的化解率与防范面、咨询的及时性与疏导面、服务的公益性与受益面,打通了基层依法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走出一条派驻律师受欢迎、乡村治理见成效、矛盾化解保平安、基层干部增才干、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商河模式”。基本工作情况是:
1、知民意,在调研中统一思想共识、形成工作合力。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既要调动派驻律师的积极性,又要提高基层干部的主动性;既要指导律师帮助基层干部解民忧、解难题,又要引导干部借助法律顾问立规矩、化矛盾,绝不是“单行线”,而是基层干部与派驻律师并线行驶的“快车道”。一是深入基层,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为了解基层依法治理的现状,掌握基层干部群众的诉求,先后召开了28次支部书记座谈会,与68名支部书记进行面对面沟通,走访了310余名失能老人、留守妇女、务工人员等群众意见,梳理出健全村规民约、规范土地流转、灵活多样普法等39项群众迫切、干部着急的操心事,也让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找到了靶心。同时,我们先后走访了18家律所,与130余名律师进行了深入谈话,把基层调研梳理的问题向派驻律师进行全面反馈,把律师对法律顾问的疑惑和迷茫进行释疑解惑,继而明确了“四项基本内容”(开展普法宣传、参与依法治理、组织矛盾调处、解答法律咨询),使法律顾问明晰了工作的重点、增强了服务的责任、唤起了公益的情结。
2、顺民意,在考核中注重实绩实效、创建比武擂台。根据基层的调研情况和律师的总体意见,我们及时修订完善了《村居法律顾问考核办法》,聚焦做实事、解难题,把过去的虚化工作进行了大幅压缩,一方面提高政治站位,突出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中之重,突出宣讲党的农村政策、推进党的基层治理的贯穿始终;一方面把开展普法宣传、参与依法治理、组织矛盾调处、解答法律咨询四项工作定指标、定任务、提分值、严标准,也把修订村规民约、规范土地流转等事关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占据很大分值,还把参与精准扶贫、开展双招双引等公益担当作为加分项目,真正让干实事、解难题的律师有收益、有名声,切实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我们高度重视日常的督导,按照“四不两直”的原则,直奔基层,直插一线,直接听取支部书记和服务群众的意见,直接参与律师普法活动和矛盾化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先后督导村居62个,对律师提出合理化建议300余条,向支部书记提出法治建议118条,有力保证了法律顾问的方向正确、措施合理。同时,我们利用《法制日报》、《济南日报》《齐鲁晚报》等传统报刊,也借助朋友圈、微信群、抖音等新平台、新媒体,在不间断推送涉农典型案例的同时,及时总结法律顾问的工作经验,及时展现法律顾问的工作动态,及时发现动态性苗头,及时推广典型性经验,真正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也赢得了干部群众的支持与信任。
3、解民忧,在实践中创新化解机制、直插矛盾前沿。一是总结推广周末值班制度。在贾庄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北京盈科(济南)律所经过深入走访群众、深刻剖析诉求,率先提出创建律师周末值班制度的设想,把全体肩负村居法律顾问的律师划分五个小组、每组两人,其中四个小组承担周末值班工作,实行“两固定、一轮流、五集中”管理,固定周末的时间,固定值班的地点,轮流到服务村坐班值班,集中解答整个乡镇的群众法律诉求,集中审查整个乡镇的村级重大决策,集中处理整个乡镇的企业法律需求,集中调处整个乡镇的涉法涉诉矛盾,集中培养整个乡镇的法律明白人;一个小组肩负机动值班任务,通过赶大集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咨询,利用设立值班电话的平台,向群众提供“7*24”的法律服务。通过三个多月的实践,这一制度既解决了律师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等“服务魔咒”,又解决了村居人员集合难、法律诉求少、法治基础差等“环境掣肘”,截止目前成功开展精准式普法宣传2000余人次,实施精细化法律咨询450余人次,精益化提出法律建议320件,有力深化了村居法律服务的内涵与渠道,有效解决了基层依法治理难、群众法律咨询难等问题,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经验被《法制日报》给予及时报道,也在许商、郑路等街镇给予了推广。二是警律联动矛盾化解机制。积极推进“枫桥经验”的落地与升级,积极探索引导律师力量参与矛盾多元化解,山东舜达律师事务所、山东商诚律师事务所分别与贾庄镇派出所签订联动协议,在贾庄镇派出所开辟律师工作室,“民警”常态进驻,“律师”按需参与,从解决影响和谐稳定的小矛盾、小纠纷、小案件入手,把法律挺在前、情理融入中,对因家庭、婚姻、邻里等不触及法律的小矛盾、小纠纷,由律师配合民警进行调解,通过说服教育、规劝疏导、平等协商等方式,促使双方明辨事理、互谅互让、化解矛盾;对治安案件等涉及法律的矛盾纠纷,则由律师介入和参与,通过讲解法律法规、提供法律和司法援助,让双方当事人认清各自承担的法律和民事责任,算清走法律途径的成本,努力实现化解矛盾纠纷“法理情”的统一,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截止目前,警律联动机制化解各类矛盾50余起,既有力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拓展了律师的服务平台,展示了律师的公信力和专业素养。三是深度参与农村依法治理,在积极向村居两委成员宣传法律的同时,主动参与村居决策议事会议或者村民代表大会,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和集体长远发展的重大决策进行法治把关,对可能损害集体利益的重大经济合同进行法治审查,对涉及村居集体利益的纠纷进行跟踪指导和全程代理,截止目前对重大决策和经济合同提供法律意见38次,无偿代理村级诉讼案件13起,有力保证了村居重大决策和经济合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有力维护了村居集体利益和村居班子权威。
4、聚民心,在普法中增强法治意识、营造法治氛围。一是突出“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法律顾问的公信力和专业素养,先后在沙河镇、郑路镇开设法治大讲堂,积极在玉皇庙镇、怀仁镇探索法律顾问参加管区会议制度,在宣传党的农村政策的同时,通过以案释法、以案震慑,给支部书记讲明白履职的法律风险,讲清楚依法治理的关键招数,讲仔细化解矛盾的法律知识,累计培训基层干部1000余人次,切实提高了支部书记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二是突出“法治从娃娃抓起”的筑魂作用。引导法律顾问走进中小学校园,沙河镇引导法律顾问担任6个学校的法治副校长,要求法律顾问每学期必须给每个班讲一堂法治课,给每个班赞助几本看得懂的法律书籍,担任贾庄镇、白桥镇、玉皇庙镇等街镇的律师也积极走上讲台,运用大量的生动案例,借助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向中小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累计接受法治教育的中小学生2100余人次,真正把法治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里。三是突出“群众喜闻乐见”的亲民形式。尽量摆脱过去那种照本宣科的普法模式,有的村居法律顾问精心制作了课件与视频,让群众在不自不觉中接受了法治的洗礼;有的村居法律顾问编制了案例读本,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维权、婚姻继承等常见的法律问题,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让群众在深受启发中提高了维护意识和法治思维;有的村居法律顾问主动把咨询台摆上街头巷尾,甚至主动走访重点户、敏感户,面对面解答群众的疑问,截止目前累计接受群众法治咨询4.8万人次,有效引导了群众的无序诉求,保证了群众的合法利益。
5、察民情,在规范中防范普遍纠纷、化解个别纠纷。一是深入开展村规民约主题月活动。针对部分村规民约空洞化倾向,不同程度存在落实难、落地难,甚至个别条款与现行法律有抵触,根据众多支部书记的建议,我们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及时启动了村规民约主题月活动,借助律师的专业素养和公信力,帮助村居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把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弘扬孝道、尊老爱幼、扶残助残、和谐敦睦等内容纳入新的村规民约,也删除了一批与法律相抵触、与群众有距离的条款,截止目前920个村启动了修订工作,其中龙桑寺镇刘集村等38个村完成了村民代表大会表决,使村规民约更贴近生活、更便于工作、更合法有效。二是深入开展土地流转主题服务月活动。针对土地集约经营等大趋势,结合我县土地流转的现状与问题,我们及时开展了土地流转主题服务月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宣讲会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法律,按照群众自愿、律师公益的原则,审查土地流转合同3218份,出具法律意见书13份,目前正在开展土地流转的总结经验、梳理问题、建章立制工作,切实消化了一批因合同不规范、条款不严密导致的矛盾,有效维护了土地流转群众的合法权益。三是深入开展矛盾集中调处月活动,我们积极对接扫黑除恶斗争和国庆安保工作,利用喜迎国庆的难得时机,主动配合派驻村开展涉法涉访矛盾化解,及时参与化解了郑路镇与龙桑寺镇的村庄土地争议,介入土地相邻权、集体闲散地等多发性纠纷化解50余起,有力推进了农村的和谐稳定,避免了邻里的反目成仇。
6、理民怨,在疏导中提高政治站位、化解信访积案。我们一直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村居法律顾问的生命线,也把提高政治站位、化解涉法矛盾作为村居法律顾问的重要内容,截止目前累计参与群众矛盾调处680余次,有力保持了社会稳定和邻里和谐。一是在市长热线中寻找工作切入点,积极对接街镇、村居的市长热线办理工作,发挥村居法律顾问的知法懂法优势和不偏不倚公信,主动介入涉法矛盾的调处与化解,先后参与了贾庄镇孟西村征地争议、玉皇庙镇薪资争议等一批涉法纠纷,既保证了投诉人的合法权益,缓解了投诉人的过激情绪,也保证了矛盾的就地化解、社会的和谐稳定。二是在重点信访中发挥工作独特性,针对长年信访群众的心理特点和利益诉求,先后指派宁磊律师参与是郑路镇姜秀云信访案件的调处,宁磊律师先从感情出手,耐心地倾听其诉求,细心地关怀其生活,让姜秀云深受感动,虽然尚未彻底化解这起常年信访积案,但也出现了良好转机,稳定了信念事态。三是在薄弱村整治中提供法治保障,郑路镇等镇街积极发挥村居法律顾问在薄弱村整治中的作用,在清理帐目、审查决策等环节主动参与、主动建言,也在后续建章立制等治理中跟踪指导、全程帮助,有效保证了薄弱村班子整治的合法性和有序性,也通过活生活到的法治举动,教育和感染了基层干部。
7、谋民利,在公益中彰显法治力量、提升律师公信。一是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派驻贾庄镇、尹巷镇的村居法律顾问,积极参与派驻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脱贫攻坚,通过节日走访、重病帮扶等办法,累计走访慰问老党员和贫困户68户,捐款助物价值1.8万元,让老党员和贫困户感觉到了党的温暖、组织的关怀。二是组建阵容庞大、成员资深的法律服务团。我们主动对接习近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建了100名资深律师的法律服务团,聘请济南市律师协会原会长霍建平等一批知名律师担当顾问,下设乡村振兴、民营经济和新城市新城市三个分团,通过乡村法治体检、民营经济法治体检等方式,利用线上与线下结合、值班与趁机、全时空与全流程的办法,在助力乡村振兴和民营经济中发挥律师的独特价值。三是创建乡村振兴法律服务工作站。我们积极在乡村振兴的战略中思考和谋划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积极对接市委乡村振兴服务队,征求村居法治意见,当好基层治理参谋,派驻孙集镇的法律顾问发挥信息多、人脉多等优势,创建了全省第一家乡村振兴法律服务工作站,给市委乡村振兴服务队当好全时空的法治参谋,也给服务村提档升级提供全过程法律服务。
对照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对照总书记的殷切要求,对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治诉求,虽然我们的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取得了一定突破,做出了一些工作,依然倍感责任重大、差距巨大。一是补依法治国的基层短板问题任重道远,尤其是基层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毅然比较淡薄,不懂法、不学法、不遵法等问题依然比较普遍,我们的依法治理和普法宣传还需要加把劲、再深化。二是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不充分、不均衡,由于很多村居法律顾问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加之农村与农民的纠纷大多案值不大、怄气较多,还存在矛盾调处方式不够好、说服教育力度不够大等问题。三是尚未建立职业道德促使与服务收入互补的有效机制,大多数的律所和律师不是抱着公益的心,抱着法律的人情结与情怀,这样只有付出没有太多回馈的公益机制,长期坚持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更多的探索。四是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能力不高,仅仅局限于朋友圈做普法、微信群做咨询等浅层次工作,运用大数据分析群众诉求等方面还需要持续推进;五是村居法律顾问的服务费标准较低,省定标准是3000元/村年,要求律师每月必须在派驻村服务至少8小时,这样的服务标准不足律师平均年收入的0.8%,必定难以长久持续。六是县级财政保障能力严重不足,按照省定政策,村居法律服务费由市级以上财政和县级以下财政均摊,目前我们尚未把县级需要负担的服务费纳入财政预算,仅仅依靠上级财政拨款,导致保障经费出现较大缺口。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工作主动,制定针对性的举措,完善长期性的政策,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在依法治国战略部署中发挥更大价值。(作者:商河县司法局 张志强)
【责任编辑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