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乌克兰政府和东部民间武装的停火已于5日生效,但双方一直在相互指责对方违反停火协议,形势并不乐观。与此同时,乌国内经济已是捉襟见肘。昔日的东欧大国,继承了苏联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技术基础,拥有丰富的煤、铁、铜等矿产资源,今日却要靠借债度日,就连最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无法保障。
近日,乌克兰能源与煤炭工业部证实,除天然气外,乌克兰还面临严重的煤炭短缺状况,全国电力及热力供应将无法充分保障,乌克兰将首次大规模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南非、波兰等国进口动力煤。
煤炭产业严重滑坡
乌克兰煤炭蕴藏量十分丰富,探明储量约为340亿吨,这是全欧洲储量的10%和世界储量的3%,居世界第八位,已探明的煤矿储量够用400年。东部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中部的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及西部的利沃夫、沃伦州都产煤,其中东部储量占了大多数。苏联解体后,乌煤炭业因为体制陈旧、投资不足和设备老化等原因处于滑坡状态,煤炭产业的基础性地位出现动摇。
近年来,乌克兰政府为摆脱对俄天然气依赖,对本国能源战略进行调整,增加煤炭消费比重,积极发展“气改煤”项目,并就此与中国进行合作。2012年12月,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金额为36.65亿美元的贷款协议实施气改煤项目,预计该项目每年将为乌克兰节省高达40亿立方米天然气,能保障1000万吨煤炭销售并创造超过2000个就业机会。但该项目启动时间一拖再拖,乌克兰总理亚采纽克今年6月曾表示,前政府的这个计划是不切实际的,所谓的气改煤项目不具备充分的经济或技术基础。但随着俄罗斯对乌克兰天然气供应的中断,乌使用替代能源的紧迫感进一步上升,乌能源和煤炭工业部部长普罗丹8月22日签署命令,责成成立工作组落实乌中气改煤规划协议,由该部副部长季坚科具体负责。
缺煤影响居民生活
今年以来,受国内局势,特别是东部战事影响,乌煤炭产量大幅下滑。乌能源与煤炭工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煤炭产量同比骤降23.1%,月环比下滑13.3%,仅为240万吨,为历史最低。8月的数据暂未出台,但预计更不乐观。该部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乌克兰热电厂存煤不足,而这些热电厂供应全国40%的电力需求,是无可替代的。
乌克兰矿工独立工会主席瓦力涅茨称,在最重要的顿巴斯采煤区已有50个矿井关停,整个东部地区仅有35个矿井仍在开采,而已开采出的煤由于铁路运输中断而无法运出,当前乌克兰热电厂煤储量只够维持到11月中旬。乌媒体报道称,一些地方电厂已基本耗尽了煤炭存储,如东部冲突不能尽快结束,热电厂将无法工作。
乌能源和煤炭工业部已经采取措施节约煤炭,一是给各地区制定了具体的用电限制,并要求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阶段性停电;二是限制大企业用电,大幅缩减对克里米亚供电,减少对欧洲供电,并停止出口动力煤;三是做好推迟供暖季准备,将室温标准降低1至2摄氏度,并可能调整学校假期,关闭对居民的热水供应等。在前苏联时期,国家除检修管道期间,24小时不间断地供应热水,现在很多前苏联国家仍保留了此项传统。
煤炭进口亦非坦途
冬天就要来临,为了弥补能源不足,乌克兰不得不从国外进口煤炭。乌能源和煤炭工业部8月下旬就宣布,将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地进口煤炭。并称,美国负责贸易问题的副国务卿马修默里已表示,美国公司愿意向乌克兰提供煤炭等替代能源以满足电厂所需。波兰媒体也报道称,数家乌克兰企业已表态,希望从波兰进口煤炭,并认为这是加速波兰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机会。乌总理亚采纽克3日宣布,乌克兰与南非签署协议,将从南非进口100万吨煤。亚采纽克称,乌克兰面临极为严峻的能源供应形势,但“我们将尽全力保障乌克兰全国的电力供应”。他同时指出,进口煤价格比国产的要高。受顿涅茨克地区局势影响,乌克兰煤炭价格已出现大幅上涨。
根据专家观点,乌克兰进口煤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资金问题。如果顿巴斯不恢复供给,截至今年年底,乌克兰用于进口煤的花费将达到近10亿美元。乌克兰现在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到何处募集此项资金将是个大问题。二是运输问题。预计多数进口的煤炭将通过海运,但乌克兰港口水位不允许接收10至20万吨位的船舶,而如果用吨位小的船舶运输则非常不划算。此外,专家表示,认为乌克兰扩大进口将提振国际煤炭市场的看法并不客观,因为煤炭的主要市场在东亚,但这一市场并未出现明显回暖。而且,乌克兰对煤炭的大规模需求并不具有可持续性,一旦乌局势稳定下来,或者俄乌天然气谈判取得进展,乌克兰的需求将迅速下降,甚至还有可能重新出口。
当前,乌政府与俄罗斯就天然气供应的谈判仍无进展,而乌政府舍近求远,希望从遥远的美洲和非洲进口煤炭以解燃眉之急的计划看上去也不太靠谱。无论想象力多么丰富,也不能想到曾经的乌克兰会沦落到这般田地。究其原因,天灾还是人祸,一目了然。政客们在迈丹广场慷慨激情的演说余音还未散去,但乌克兰老百姓却不得不为如何度过即将到来的冬天而发愁。
【责任编辑 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