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来,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开拓探索创新,打造出在省会泉城具有深度影响的“小柿暖心办”司法服务品牌,成为济南市司法系统一道靓丽风景线。近日,《“小柿暖心办”诉讼服务品牌》获评2024济南“提升城市软实力”创新案例。济南市第一届“泉城最美法官和先锋法官团队”。
一、贴近老百姓的“小柿暖心办”品牌
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思践悟习近平法治思想,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奋力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规范化、便民化。“小柿”既紧密结合“市中”这一地域特点,又有“柿”在必行、一次必“橙”之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此,创建“小柿暖心办”工作品牌。
二、“小柿暖心办”品牌实施取得的社会效益
市中区人民法院以“小柿暖心办”工作品牌为引领,融入诉讼服务、普法宣传等工作全过程、全领域,充分发挥司法规范、指导、评价、引领社会价值的作用,力求把每一件案子都办到老百姓心中。
(一)寻找矛盾点 调解更顺利。为切实把“小柿暖心办”品牌扎实推进,办到司法为民服务老百姓心坎上,法院专门抽调有年轻业务骨干、党员、共青团员组成的“小柿暖心办
舒解纷”诉服团队,按照“诉源疏、诉服暖、多元调、简案裁”工作思路,采用1名员额法官、4名法官助理、1 名书记员、1 名特邀调解员的“1 4 1 1”模式组建,构筑以员额法官为轴、横向“老中青疏调裁流程分工”、纵向“助理 多元调解 云对接”工作模式。市中区某小区违建情况严重,存在多起业主违规改建、加层等行为。以小刘为代表的不少业主向物业进行投诉,却没有得到改善,便通过拒缴物业费方式进行抗议。为此,市中区法院陆续接到上百起该物业公司诉业主欠缴物业费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
“如何把法律原则精神与群众朴素情感和基本道德诉求结合起来,是妥善处理该批量案件的关键。”市中区法院“物业纠纷工作室”法官马小舒为此进行了有效衔接。她借助府院联动机制,与住建、街道等部门对接,商讨分批次拆违方案;并派“物业纠纷工作室”专职调解员到现场,一边劝诫业主履行契约精神缴纳物业费,一边引导物业秉持和谐社区理念处理违建问题,不断疏解双方对抗情绪,增进物业与业主双方相互之间的信任。经过多次协商调解,该小区批量物业纠纷在诉前得到成功化解。
此案列也为市中法院打造‘小柿暖心办 舒解纷’多元解纷工作机制,趟出路子,为此,他们通过金融业联合会、住建、司法局等机构,开展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等工作,凝聚多方合力织就多元解纷‘一张网’,大力弘扬‘和为贵’价值导向,力求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实现案结事了。
(二)一个电话,法官来了。“小柿暖心办
舒解纷”诉服团队紧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改革创新,整合解纷资源,重塑调裁格局,服务社会治理,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团队成立以来,全面推进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实现了功能区“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成立上门调解预备队,为群众提供“肩并肩”诉讼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预约、上门诉服。
“一个电话,法官就来了,感谢法院考虑到我们老年人的实际困难,真贴心!”这是市中区法院立案庭“小柿暖心办”诉讼服务团队,上门为年过八旬的邓大爷立案,老人深表感谢的场景。
邓大爷和家政公司产生纠纷,想通过诉讼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不会网上立案,又因身体不适不便去法院,遂打电话咨询法院。在得知老人的情况并征得其同意后,“小柿暖心办”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便来到老人家中,帮助其完成了诉讼材料整理、上传等网上立案流程。
“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个答复……”市中区人民法院创新打造的“小柿暖心办”诉服服务,大力推进了“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
(三)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小柿暖心办”诉服团队坚持把老百姓放在心里,他们在全区17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了诉调对接办公室,55名调解员在各自岗位上化解矛盾,切实将解纷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
“大爷,现在诈骗手段花样翻新,像高息理财、代办社保、低价旅游等,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轻易相信……”
“希望同学们强化法治理念,树牢法治理想,多学法,永远尊法守法,在法治的框架内从事各类行为,开展各项活动,长大后为法治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像这样的普法活动,仅今年以来,市中区法院就已经开展了27场,累计发放普法宣传材料1500余册,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00余人次。
“小柿暖心办”品牌作为法治实践基本要素和司法活动最终产品,案例营造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小柿暖心办”诉服团队不仅注重自我水平的提升,同时,也在不断扩展解纷“朋友圈”,丰富群众解纷“菜单库”。目前,该团队已经构建起集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村居法律顾问调解于一体的集约化、在线融合式诉源治理和多元解纷工作格局,打造的“调解超市”以最低成本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三、“小柿暖心办”品牌的司法启示
“小柿暖心办”品牌成功创建及实践,推动了市中法院司法业务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审判质效。
1、市中区法院坚持打造高素质队伍,培育职业精神,筑牢了“根魂”优势。法院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抓好人才队伍建设,选优育强骨干力量,提升业务技能。
2、把为民公正司法作为主线,把人民满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了“品牌 ”模式,业务赋能“强效能”。以案件质量提升为目标任务,强化“合议庭审议 专业法官会议研讨 审判委员会决定”模式,为疑难案件层层把关,树立党员法官带头办理疑难复杂案件鲜明导向。创建“四方联动 多源共治”工作机制,推动审判业务由“注重案件办理”向“深度参与治理”转变。
3、“品牌 法治宣传”,共同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夯实“六走进”活动,由“输入式”宣传方式变为“订单式”,根据走进对象需求量身定制宣传方式及内容,增强法治宣传精准度、实效性。(通讯员 李冬华 董广坤)
【责任编辑 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