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在中共济南市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济南市法治人才库名单》里,全市法院系统入选的7名法官中,市中区人民法院兴隆法庭庭长张来安名列其中。
张来安2001年在山东大学毕业后,进入市中区法院工作。24年来,他象老黄牛一样,扎根基层、坚守初心、默默耕耘,秉公执法、无私奉献,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全市审判战线的“行家里手”和优秀法治人才。
他通过几十年在基层的司法实践,自创摸索的“热心、诚心、耐心、细心”“听清、查明、适法、良知”“四心八字”工作法,成为市中区人民法院的一面旗子,带动了全区法院系统的诉前调解、审结、执行的高效率,所经办已结审的5000余件民商事案件,实现了所办案件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三统一。
一、热心
市中区处于济南市南部,几个基层法院都在农村山区或城乡结合部、城郊结合部,服务对象大都是农村村民、村居居民或者进城务工人员、个体经营人员等,所经手案件也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小案,有的农民为了打官司,甚至翻山越岭走了十几公里来到法庭——面对一个个淳朴的农民群众,为了一龙地、一棵树、几只鸡,争一口气、评一份理,不得不来到法庭寻求法律的公平,张来安象对待自己父母长辈一样,始终用五个一服务(一个微笑、一声你好、一个请坐、一杯热茶、一声再见)对待每一个案件双方当事人,因为他心理始终装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开展工作,因此,十几年下来,他对民商事案件审判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审理很多类型新颖、案情复杂的案件,都有了较强的证据分析认定能力及释法说理的能力,很快成为业务骨干,案件审结数量、质量、效率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认可。也赢得了辖区内人民群众的认可,大家有冤愿意找他诉,有官司愿意找他打,有事到找小张,成为基层法庭的一张靓丽的“民生名片”。
二、诚心
待人以诚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张来安20来他像老黄牛一样,在基层法院实实在在、诚恳工作、默默奉献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面对审判工作中出现的复杂问题,从最有利于缓和冲突、化解矛盾、提高效率、减少诉累的角度出发,加大调解力度,丰富调解艺术,能调则调,当判则判。先后处理过涉大批量职工的劳动争议案,涉村居大范围拆迁的房屋买卖合同案,经过严谨细致的调查和规范的庭审,依法合情合理的作出处理,最终圆满化解矛盾纠纷。起到了处理一案带动一片的积极效果,维护了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
三、耐心
张来安在陡沟法庭工作期间,他带领审判团队,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社会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优化人民法庭功能设置,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特别是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他带领法庭同志们广泛开展“送法进村居”活动,翻山越岭,适时进行法律宣传咨询,将家长里短生活类纠纷开在田间地头,把法揉进生活中,把法律送到集市村庄,把调解工作做到广大群众心头。在一起农村土地承包侵权案中,为彻底解决纠纷并有效进行法治宣传,他决定到承包地所在位置开庭审理此案,并司法联络员和村委会组织村民到场旁听庭审。在田间地头,一场庄重的庭审正式开启,经过充分的法庭调查吃透案情后,张来安进行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并推心置腹地帮双方分析利弊,最终,原、被告双方握手言和,友好确定了地界,一场争执多日的邻里纠纷就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实现了案结事了和法制宣传的双重功效。奉献赢得荣光,他和他的队伍载誉归来:2022年9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授予陡沟人民法庭为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四、细心
20022 年,因工作需要,张来安又来到新的工作环境兴隆法庭(环境资源审判庭)任庭长,无论工作如何变换,他胸中始终装着为民司法的那颗心没有变,而且工作起来更细心、更有创造性。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指示要求,他带领审判团队,认真践行“两山”理念和“双碳”战略,落实全市、全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加强环境资源案件的审判。
一是创新审判,注重沟通协调,合力推动环资审判提质增效。建立“三合一”审判模式,组建具有刑事、民事、行政审判经验的资深法官,负责全院环资案件的审理;对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邀请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民陪审员组成七人合议庭进行审理;对于案件审理中的疑点、难点问题,积极听取生态环境职能部门和环境保护社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形成问题共治、举措共商的环资审判新格局。
二是惩教结合,注重宣传引导,凸显环资保护司法引领功能;加大以案释法力度,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开展“护航绿水青山行动”专栏宣传,引导辖区群众树立环资保护和法治意识,凸显司法保护引领功能,提升环资保护的社会治理效果。
三是服务前移,参与综合治理,延伸司法职能助力环资保护。认真落实《黄河保护法》和《山东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实施黄河保护法、护航绿水青山等宣传活动,召开环资审判新闻发布会,定期发布典型案例,营造爱护生态、保护环境氛围。带领团队审结涉黄河滩区违建责令限期拆除案、非法采矿案等环境资源案件。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20来年的司法实践,司法为民,脚踏实地、默默奉献,迎来了丰收旺季和果实累累。2023年11月,在山东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技能竞赛中张来安获得“全省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个人优胜奖”。他撰写的《乔某诉张某相邻关系案》入选《2023年度济南法院十起环境资源典型案例》。2024年8月2日,被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山东省公安厅、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授予“2023年度全省生态环境行政执行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表现突出个人”。2024年7月,被中共济南市委授予“济南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这就是市中区人民法院兴隆法庭庭长张来安--象老黄牛一样,勤奋耕耘,收获的人生答卷。(通讯员 李冬华 董广坤)
【责任编辑 刘希】